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胃肠外科 > 小肠、结肠疾病 > 肠癌 > 大肠癌
编号:11848924
帮你认识大肠癌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0年1月1日 《求医问药》 2010年第1期
    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,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。该病患者的死亡率较高。据调查统计,与大部分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下降相反,世界上大肠癌的发病率正以年均2%的速度上升,而据上海的调查显示,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,达到年均增加4%。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丁即因罹患结肠癌于2009年7月29日不幸逝世,享年82岁。那么,如何认识大肠癌呢?

    大肠癌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

    高脂肪、高蛋白、高热量、低纤维素的饮食以及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的饮食,会使大肠癌发生的几率增加。当人体过多地摄入含有高脂肪、高蛋白的食物时,就需要分泌更多的胆汁进入肠道来帮助消化与吸收,与此同时,这些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在进入肠道后还可促进肠道内厌氧菌的生长,而胆汁就会在这些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成二级胆酸。二级胆酸是毒性很高的致癌物,这种物质若长期作用于肠黏膜可引发肠黏膜癌变。另外,纤维素有利于排便,如果人体摄入的食物中所含的纤维素过少,就无法有效地刺激肠黏膜收缩,不利于肠道中废物残渣的排出。这些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,其所含有的毒素对肠黏膜的刺激就越大,导致肠黏膜细胞发生癌变的风险就会增加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大肠癌的早期信号

    大肠癌是一种早期症状比较隐蔽的疾病,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。早期大肠癌可出现以下几种临床表现:

    1.便血:大肠癌的早期病变仅限于黏膜,患者可无症状,或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。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,患者可出现便血。便血的性状与癌肿发生的位置有关。一般来说,直肠癌的患者多半便鲜血,结肠癌的患者多半便暗红色血。

    2.有黏液便和脓血便:当癌肿破裂时,患者的大便中常带有鲜红或暗红色的血液和黏液,且粪血相混。

    3.排便习惯改变:得了大肠癌的患者大便的次数可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变成每天二、三次,每次大便完毕后可出现大便不尽的感觉。

    4.常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出现:患者若出现了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症状,则可能是因为癌瘤的生长影响了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5.有腹痛和腹胀的症状:由于癌瘤的生长易导致肠道梗阻,所以大肠癌患者易出现腹胀、腹痛等症状,其中腹痛的发生几率较高。疼痛部位大多在中下腹部,程度轻重不一,多为隐痛或胀痛。

    6.有贫血及消瘦等症状:随着病程的进展,大肠癌患者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,如贫血、消瘦、乏力及发热等,甚至出现恶病质,伴有疲劳和无原因的体重骤降。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患者便血、摄入营养不足以及消耗过多有关。

    若人们出现了以上几种表现,应考虑可能患了大肠癌,这时应抓紧做结肠镜检查。这是目前早期诊断大肠癌的有效手段。

    大肠癌的有效预防

    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轻微,不易被及时发现,因此人们在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防止该病的发生。

    一、坚持锻炼身体,提高身体的免疫力,注意缓解自身的压力,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二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不要偏爱高热量、高脂肪、高蛋白、低纤维素的饮食,少吃烧烤、油炸食品,多吃粗粮、蔬菜、水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。

    三、保持大便通畅。粪便中含有许多致癌物质,若这些有害物质长期滞留在肠道内,对大肠癌的发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。因此,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预防便秘的发生。

    四、预防肠道疾病,积极治疗癌前病变。如患了溃疡性结肠炎、便秘、血吸虫病及肠管内息肉样溃疡性病变,应积极进行治疗,防止其恶化癌变。

    五、该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查。有家族性大肠癌病史者、腺癌性肠息肉患者、长期慢性结肠炎患者、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若出现了原因不明的大便异常,应及时进行便潜血及脱落细胞检查,若这两顶检查的结果有一项为阳性,应进行结肠镜检查,以便于及早确诊和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。■

    本栏目编辑/秦国权, http://www.100md.com(赵成会)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胃肠外科 > 小肠、结肠疾病 > 肠癌 > 大肠癌